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古诗百科 > 正文

岁暮古诗答案(岁暮阅读答案白居易)

作者:heitaok发布时间:2023-09-07分类:古诗百科浏览:143评论:0


导读:本文目录一览:1、杜甫《岁暮》阅读答案和翻译2、《岁暮》杜甫一诗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3、岁暮白居易诗句翻译杜甫《岁暮》阅读答案和翻译岁暮远为客,边隅还用兵。烟尘犯...

本文目录一览:

杜甫《岁暮》阅读答案和翻译

岁暮远为客,边隅还用兵。烟尘犯雪岭,鼓角动江城。天地日流血,朝廷谁请缨?济时敢爱死?寂寞壮心惊!【注】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(763)末,时杜甫客居阆州(今四川阆中)。②雪岭:又名雪山,在成都(今四川成都)西。

岁暮阅读答案: (1)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?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。

小题1:岁暮之际,听到边境传来外族入侵的消息,战争的烽烟笼罩了雪岭,鼓角声声也震动了江城。

在这儿,他听到了吐蕃进犯的消息,于是心忧国家的杜甫写下了这首《岁暮》诗。  首联交待诗人客居他乡,在岁暮之际,听到了边境传来的外族入侵的消息。刚刚经历了安史之乱的诗人,是多么希望国家安定,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呀。

《岁暮》杜甫一诗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

1、解析:“表达技巧”一般分为:修辞手法(比喻/比拟/夸张/借代/双关/用典等)、表达方式(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)、表现手法(对比、衬托、象征、比兴等)、谋篇布局手法(开头、结尾、过渡、照应等)。

2、岁暮,这首诗运用了借代和用典的的表现手法。借代,如“烟尘” “鼓角”代边境战争,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,渲染了时局的艰危。

3、三四两句运用对偶,从视觉听觉两方面烘托渲染边乱的深重,紧迫,可以想见百姓的疾苦,国运的危机2 借代手法的运用,“烟尘犯雪岭”结合备注可知战火已烧到雪岭,同样“鼓角动江城”的鼓角也代指战争。

4、国难当头,岂敢吝惜性命;报效无路,空有一片豪情!赏析:这年十二月作者客居梓州。在这儿,他听到了吐蕃进犯的消息,于是心忧国家的杜甫写下了这首《岁暮》诗。

岁暮白居易诗句翻译

岁暮纷多思,天涯渺未归。老添新甲子,病减旧容辉。乡国仍留念,功名已息机。明朝四十九,应转悟前非。【译文】岁末除夕夜,我的思乡之情纷沓而至,却身在渺远的天涯不能归乡。

岁暮纷多思,天涯渺未归。老添新甲子,病减旧容辉。乡国仍留念,功名已息机。明朝四十九,应转悟前非。

何须自生苦,舍易求其难。译文:降霜之后,水就不再四处奔流而回归深壑。秋风止息,山中林木就不再呼啸而趋于平静。时光冉冉欣逢岁暮,一切都得调理休息。万物都回到周而复始的天定本源。

岁暮原文: 穷阴急景坐相催,壮齿韶颜去不回。旧病重因年老发,新愁多是夜长来。膏明自爇缘多事,雁默先烹为不才。祸福细寻无会处,不如且进手中杯。

标签:岁暮古诗答案


欢迎 发表评论:

古诗百科排行
最近发表
标签列表